清北特招数据分析!各大特招均有缩减,强基逆势增长...

近日,清北分别发布了今年的新生大数据,我们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做了同步更新,从近两年清北各项特招方式的数据对比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清北特殊类招生规模,均超过内地招生总规模的50%,但很多特殊类招生规模都有减小,而强基计划却有明显的扩张。

多项特招规模缩减

在专项计划方面,清华大学2021年共通过两项专项计划招生426人,而2020年这一数字是472人,今年两大专项计划缩减了46人,在当年内地新生的占比中,也从2020年的13.49%下降到11.93%;北京大学的两项专项计划招生总额比去年增加了7人,但占比却比去年减少了0.16%。两校两大专项计划较去年共减少了39人。

在保送生方面,清华大学外语类保送生缩减30人,缩招了32.26%,北京大学也缩招14人,16.28%。政策规定,国集队员均有保送清北的资格,而每年保送清北的国集队员总量相对固定,故不多讨论。

清北两校的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规模也有所缩减,尤其是清华大学这两类特招相较去年共缩招了14人,缩招12.5%。

清北强基规模明显扩大

清北今年强基实录共约1956人,相比去年,增加了约175人,涨幅在10%左右!今年清北强基计划招生规模也已经达到了内地招生总规模的三成左右!

其中,北京大学今年强基招生比去年增加了88人,其中获得五项学科竞赛国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可破格入围,最终有369名破格入围的考生被北大录取!

清华大学今年强基招生规模更是破千,达到了约1026人!

2021强基特点及趋势

强基计划经过两年的招生录取,其定位和发展趋势也逐渐明朗。

1.强基门槛更低

强基计划与专项计划、保送生等特招方式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报考专项计划需要你是农村考生,保送需要你是国集成员或16所外国语学校获得推荐的学生,而强基计划的门槛更低,优秀考生均可报考。

现在的特招,尤其是强基计划,与以往的自主招生时代不同了。现在的特招更面向大众,竞赛奖项、户籍要求、运动艺术特长等条条框框越来越少,招生总规模持续扩大,越是名校,越需要通过特招来更加精准地选拔人才,特招规模也就越大。所以所有成绩优异的考生,都有机会通过特殊类招生进入名校,而不需再死盯着统招一条路!

学姐预测:强基计划的人才选拔模式不会有大的改变,依然会以高考为基础,以校考为主要选拔方式,其低门槛的特性也会继续保持!

2.强基生人数增加

去年除清北外,绝大多数强基院校均未完成招生计划,有些院校的完成率甚至不足50%。而今年,强基计划报名人数大幅增加,已达187万,比去增加54万人,校测上,弃考率大大降低,所以绝大多数院校也都完成了招生计划。

学姐预测:强基计划已经施行两年,第一批强基生也进入大二,各院校在强基计划上教育资源的配置也逐渐完善。故而未来,强基计划也会被更多考生和家长所认可,招生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

3.强基优惠力度大

强基计划也并非像东南大学、西交大、中科大的少年班,清北的数学英才班,清华新领军等,每年只招收一小撮天才少年,与之对比,招生人数也更多。

除此之外,因为强基更重校考,所以在实际录取中,相当于给予了考生一定的降分优惠。

我们随机挑选了一些通过强基计划的学员,看一下他们的高考成绩如何!

从中也可以看出,这几个同学,实际上就是获得了20分左右的降分。

学姐预测:校考是真正决定考生是否能被录取的关键环节,所以随着强基计划招生规模的扩大,也会有更多在校考中表现优异的,高考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被成功录取!

从今年的增加确认环节、扩大入围倍数,到今年强基的入围分数线“跳水”、各院校完成招生计划,清北实录人数明显增加等等一系列现象,也都预示着,强基计划已经成为名校最主流的特招方式,强基招生规模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这也表示,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考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名校!

发布人:我有一辆小奥迪 2021-09-07 08:41:37
本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